8月17日,南开大学在办公楼召开《东北地理教本》出版工作会,这份由南开大学教授傅恩龄于20世纪30年代编写的地理讲义,近期将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全国政协常委、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顾问张元龙,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秘书长罗世龙,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副校长朱光磊出席会议。我校校友工作办公室、经济学院、图书馆、档案馆、出版社、校史工作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参加。
会上,我校出版社负责人介绍了该书出版的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就该书出版、发行事宜进行了讨论。据悉,该书封面设计、扫描、排版、审校、勘误等工作已陆续完成,将于近期出版并举行首发式。
原版《东北地理教本》近日由南开大学图书馆在搬迁新校区过程中发现。该书印行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秋,与“九一八事变”几乎同时。该书编者傅恩龄,字锡永,1898年生,河北顺义人。1917年毕业于南开中学,1918年赴日本留学,1927年获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南开大学东北研究会主任、校长室秘书。自1938年起,任南开大学教授、国立西南联大教授。
该书的编写与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有着直接的联系。1927年8月,张伯苓曾到东北考察,深感日本人“经营满蒙之精进与野心”,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动,感慨“不到东北,不知中国之博大;不到东北,不知中国之危机”。同年11月,在张伯苓筹划下,满蒙研究会(后更名为东北研究会)在南开中学礼堂成立,以傅恩龄为主任,意在“专事收集关于满蒙问题之材料,而用科学的方法,以解决中国之问题”。
1928年4月,张伯苓由傅恩龄陪同,去东北地区的大连、奉天(今沈阳)、海龙、安东(今丹东)、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地进行调查,访问了东省铁路局经济调查局、《经济月刊》编辑部等部门,并与各方面人士举行座谈,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5月7日,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国耻纪念会上,张伯苓作了题为“东北归来对旅途情形及东北现状的感想”的讲演。1928年夏,张伯苓派萧叔玉、蒋廷黻、杨石先、张仲述、李继侗、傅恩龄等去东北考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南开中学东北地理教本》在此基础上得以完成。
该书分为上下册,包括地理、行政、交通、富源、工业、商业、辽东半岛日本租借地、中东铁路公司与南满铁路公司、东北与国际之关系、东北问题之解决方策等15章。同时,将东北研究会工作及计划、国内外研究东北各机构概况作为附录。
该书广泛涉及地缘政治、经济、历史、社会以及地理诸多方面,分析了东北问题的根源以及消极与积极的解决方案,是一部充满忧患意识、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警示之作。
文章来源:《南开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