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10-06710-7
出版时间:2025年7月
本书为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阎学通教授与其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徐舟合作编著的漫谈国际关系教育的随笔集。全书包含36篇文章,均以问句作为标题,抛出值得师生关注与思考的焦点、热点问题继而展开深入且透彻的剖析。其中既有针对大学教育理念的独到见解,又有关于国际关系学科建设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精妙论说,还有围绕阎学通教授个人成长道路及研究兴趣所做的经验总结。
本书内容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适合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区域国别、国家安全专业领域教师和学生阅读,亦适合高校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考。
阎学通
中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救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主要从事大国崛起、国际形势发展、中国对外政策、国际关系理论以及中国古代政治外交思想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代表性学术著作有《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道义现实主义与中国的崛起战略》等二十余部,主编教材《国际关系分析》《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等。
徐舟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数据与技术实验室高级研究助理,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外关系定量预测组成员。主要研究兴趣为技术与经济安全,曾发表有关中美双边关系、中韩双边关系、中印双边关系预测的学术文章。
目 录
这部著作打破了传统教育类书籍的框架,以“漫话”形式将深刻的教育理念与生动的教学案例相结合。书中不仅探讨了国际关系教育的专业问题,更触及了大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如何培养“完整的人”。其对科学方法的强调、对学术精神的坚守,为解决当下高等教育中的诸多困惑提供了重要思路,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意义的佳作。
高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二级研究员)
这本书不仅仅是阎学通老师对三十多年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更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科在短时间取得有目共睹的卓越成就的秘诀。
谢韬(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这部书稿立足于中国国际关系教育实践,直面“读书无用论”冲击、学科建设困惑等现实挑战,提出了以科学精神培育创新能力、以问题导向激活教学活力的解决方案。书中对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差异化定位,以及对师生关系在数字时代的重构思考,极具启发性,堪称国际关系教育领域的一部力作。
韩召颖(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读书何用?师者何用?阎学通老师的《师者何为》依旧在无畏地坚持,令人敬佩。
唐世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作为长期深耕国际关系研究与教育的学者,阎学通教授在书中融入了30余年的教学心得与学术思考。从如何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到如何推进学科国际化,从理论创新的方法路径到学术人才的成长规律,内容深入浅出、逻辑严谨,既体现了对学科发展的宏观把握,又包含了对教育细节的微观洞察,值得每一位国际关系领域的教育者与研究者品读。
耿协峰(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
《师者何为——漫话国际关系教育》一书既是授业者的手册,更是求知者的指南。它既教你如何从事国际关系研究,又深刻反思高等教育的本质;它以随笔的灵动笔触,承载思想录的哲思。书中熠熠生辉的三大精神特质尤为可贵:质疑反思的批判精神、叩问求真的科学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
黄琪轩(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道义立言,融贯中西开一派;
知行垂范,栽培桃李遍八方。
——学通四海
卢凌宇(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
此书汇聚了阎老师对于国际关系人才培养的深入系统思考,其中许多观点容易引起学界共鸣。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无论是教学还是指导学生,此书中的许多经验都非常值得学习。
凌胜利(外交学院科研处处长、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师者何为——漫话国际关系教育》是一部关于当前中国高校国际关系教与学的“谈艺录”,一颗痴心,倾情奉献,蓦然回首,阎老师已在灯火阑珊处。
贾烈英(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购书链接

(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了解更多)
文字:杨硕
编辑:靳绍刚
审核: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