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专业分类 >> 正文
翻译学研究方法导论
基本信息
书号: 4050 ISBN: 978-7-310-04050-6
主编: 刁克利主编 版次: 1
开本: 32开 装订: 平装
字数: 367000 页数: 472
出版日期: 2012-10-1    
定价: 30.00元    
详细描述 内容简介

翻译学研究方法导论

基本信息

书号:

4050

ISBN:

978-7-310-04050-6

主编:

刁克利主编

版次:

1

开本:

32开

装订:

平装

字数:

367000

页数:

472

出版日期:

2012-10-1

定价:

30.00元

详细描述内容简介

序言

近年来,我国外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翻译”。翻译和翻译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领导和社会的关注。2011年11月初,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指出,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大举措,我国高校要“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翻译团队,培养造就一批造诣高深的翻译名家。”这大概是在教育部正式下发的文件中,第一次把翻译提到了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对于长期从事翻译教学、从事翻译实务的教师和翻译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好事。

然而,社会公众,特别是媒体对于我国翻译作品的评价就不那么乐观了,压倒多数的意见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社推出的翻译作品质量不佳:一方面是出版社急于求成,没有为译者留出足够的时间;更有部分译者急功近利,翻译过程中一味地赶进度,粗制滥造,漏译误译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人把原作的不同译本用“剪刀加糨糊”的办法简单处理一下,这种剽窃来的译文不仅风格不一,质量也无法保证,完全丧失了翻译的原创性。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进入21世纪后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大学先后把“翻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开始招收翻译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从2006年起,一些院校的外国语学院陆续建立了独立的翻译系,到2011年底,全国有翻译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已达到42所。但是,由于翻译学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仍是学术型的,而翻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又难以达到高水平、专业化翻译的职业要求,因此,2006年下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我作为专家组的组长,带领一批外语界的专家对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进行可行性研究。正是在专家组论证的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初正式批准在我国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当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15家试点单位;2009年初,学位办组织专家组进校考察,对照“MTI新增试点培养单位申报条件”进行审核,又新增了25家试点单位;2010年经过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审理,再次批准了118家;到2011年底,试点单位的总数已增至159。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已成为我国39个专业学位中发展最快的一个。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为我国职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极其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超常的发展速度确实也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担忧,因为从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历史来看,“大跃进”或一哄而起的许多事情往往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

就在翻译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过程中,外语界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那就是不恰当地强调翻译教学的特殊性、独立性,极力淡化外语教学与翻译的关系,有人甚至想把翻译与外语教学彻底割裂开来,希望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中把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平起平坐”。

其实,对于我国外语教育史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中国正规的外语教学始于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之后,其标志是1862年创立的京师同文馆。洋务派大臣恭亲王奕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上写道:“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资聘请中国人讲解文义,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由此可见,创建京师同文馆的初衷就是培养外语翻译人才。

创建之初,京师同文馆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1年京师同文馆并入成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改名为京师大学堂的译学馆。不久,译学馆又脱离了京师大学堂,改由学部大臣管辖。

京师同文馆在创建初期仅开设了外文和中文两门课。1867年扩大规模后的京师同文馆把学制定为8年,并从第二年起,将翻译作为主要课程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在195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文学院外国语文系课程草案中,把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和翻译外国语的能力,使其成为翻译干部、外语师资及研究外国文学的人才”。 “文革”之后,教育部在1978年下发的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综合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4年制教学计划中,首次把“译”列入学生必须熟练准确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而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更是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每项技能在本科4年教学的每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虽然,翻译学在今后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不是我们今天能够预料得到的,但是,从对我国外语教学历史的这段简短回顾中不难看出:(1)培养翻译一直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2)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两个结论也就把我们带回到编写《翻译学研究方法导论》这本书的初衷上。

《翻译学研究方法导论》是一本针对翻译学研究方法的教材,偏重学术研究,主要使用对象是外国语学院或翻译学院(系)的高年级学生或翻译方向的研究生。国内出版的同类图书常常走两个极端:要么偏重外来翻译理论的引进,缺乏翻译实践的分析和研究;要么以翻译技巧和具体翻译方法的讲解为主,理论深度不够。《翻译学研究方法导论》的特点是打通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力争做到理论的讲解由浅入深,自成体系,有理论深度,又兼顾翻译的实践,从分析翻译实践引出对基础理论的讲解,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因此,这本书既可以做翻译学科的入门教材,又可以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开阔学术视野。

本书各章节的作者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的一线教师;全国各地高校的翻译学研究名家和翻译界的知名人士。正是这两支写作队伍的有机结合,才使这本书成为国内同类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一件精品。

2011年12月2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