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尤其是比较年轻的专业,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对教材的需求都非常迫切。在我国,旅游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新兴的应用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过程中教材建设历来受到重视,在旅游教育主管部门、旅游院校、出版机构以及广大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出版了为数众多的教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材体系,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作为一名旅游院校的老教师,我在旅游教学与研究的同时,也参与了教材建设工作。这要感谢我国旅游专业书籍资深编辑孙淑兰老师。在孙老师的感召和鼓励下,我曾经和我的同事一道编写了《旅游与中外民俗》、《中外民俗概要》两本教材,均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有幸受到同行抬爱,被多所旅游院校选用,并多次重印,也算为旅游学科建设贡献了一分微力。
民间风俗既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可以作为旅游吸引因素予以开发利用,同时又是旅游服务应当具备的基础知识。了解并掌握客源地民俗,对于做好旅游接待服务不仅必要而且重要,所以,应该给旅游专业的学生开设关于民俗的课程,这就是编写本教材的现实依据。这本书是在《旅游与中外民俗》第二版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据资料的更新,比如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各国家的时局变化、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等,均尽量采用最新统计结果,其中大多是2011年的数据;二是内容的调整,比如中国部分省略了畲族的相关内容,主要考虑畲族人口较少;三是在编排上的改变,不再分为上下两编,而是按照先国外后国内的原则加以编排,同时完全按照地域关系调整了中国诸民族的编排组合。
全书分为导论及12章内容:第一章基督教—英语国家的民俗,第二章基督教—日耳曼语族国家的民俗,第三章天主教—拉丁语族国家的民俗,第四章东正教—斯拉夫语族国家的民俗,第五章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的民俗,第六章佛教、印度教国家的民俗,第七章汉族民俗,第八章满族、蒙古族、朝鲜族民俗,第九章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民俗,第十章藏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民俗,第十一章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民俗,第十二章壮族、瑶族、土家族、黎族民俗。民俗具有稳定性,与《旅游与中外民俗》比较,入选本书的民俗内容基本未做变动。
本教材由张世满、王守恩合作编写,其中张世满撰写绪论及第1~6章,王守恩撰写第7~12章。本书的出版特别要感谢孙淑兰老师以各位编校人员,还要感谢所列参考书的各位编著者,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鉴于该官方网站的可靠性、权威性和数据资料的及时性,书中外国部分几乎所有数据都来源于该网站。
我们深知,本书难免存在欠缺和不当之处,真诚地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