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代序)
是为序。
通过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无数先进中国人执著追求的梦想。许多仁人志士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殚精竭虑、艰辛探索,但却屡遭挫折,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以五四运动为转折点,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追求和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结合在一起,有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和出路。翻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长卷,可以清楚地看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引领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社会主义建设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真正步入了现代化的前进轨道。
“现代化”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学术概念,反映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先进状态,以及自工业革命以来整个世界的变革过程。这种先进状态和变革过程,不是仅指社会的某一方面,而是指社会整体,即从经济、政治、文化到社会生活诸方面。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也相应地涉及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等诸多领域。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在这“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经济建设为现代化创造物质前提,政治建设为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文化建设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为现代化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
在全面推进“四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也在经历着自身的现代化变革。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特别是在充满风险和挑战的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新局面,担负起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就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现代化,又是中国实现“四位一体”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无论是“四位一体”的现代化,还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现代化,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指南,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引党和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在指导社会实践中接受检验和继续发展。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无论是革命还是现代化建设,都不能完全照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也不能机械地照搬外国的经验模式,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清醒认识中国国情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过惨痛的教训。在深刻总结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历史证明,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史,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史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相互交织、密不可分,仅仅是一个研究思考的起点。这两者之间,在理论上究竟有何内在联系,在实践中又如何相互作用?张静教授在2009年出版的《现代化新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书中,对这个问题作了初步回答,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现代化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经过不懈的探索,最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也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到新境界。
在此认识基础上,为进一步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布局中各个领域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问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丛书,希望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方面,发出南开自己的声音,推动学术的繁荣发展。面对这一新的重大研究课题,思考不成熟之处,也请学术界同仁不吝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