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敬年:1908年生于湖南汨罗,自幼失怙,由外祖父和叔祖父抚养长大。1932年入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行政系学习,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45年考取第八届庚款公费留英,在牛津大学圣体学院“政治学哲学经济学”专业学习,1948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南开大学教授、校务委员会委员、财政系主任等职,1957年8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在资料室工作,先后翻译了十余部学术著作和大量文献资料。1979年3月右派得到改正并恢复政治名誉后,杨敬年先生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发展经济学课程,并培养了20名研究生。1997年,他还以90岁高龄重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该书面世以来广受学界好评。杨敬年先生另撰有回忆录《期熙述怀》详述平生。
内容简介: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大问题,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存、发展、求知、创造是人性概念的内涵,而作为人类行为动机的各种欲望、冲动和情感则构成了人性的外延。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前者如孟子说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及其发展而成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后者则有罗素所说的贪欲、竞争、虚荣心和权力欲,这些都是永远无法满足、越满足就越膨胀的。人无完人,从其善者为善人,从其恶者为恶人。
人是社会动物,人性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形成了政治领域中的权力分配和经济领域中的收入分配这两个核心和两难的问题。迄今为止,人类仍未能妥善处理好这两个问题,因而我们需要通过讨论伦理道德来弥补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不足,提倡仁义理智等人性中善的方面,抑制、调节和转化恶的欲望、冲动和情感。